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九届颁奖仪式举行
1月9日,“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九届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高培勇,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荣誉理事长张卓元,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江小涓等分别为获奖者颁发奖牌和证书。蔡昉、张宇燕、刘守英、钱颖一、谢长泰、祝坤福和黄海洲七位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回顾了获奖作品的写作背景、研究内容等,并介绍了各自后续研究成果。
李剑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黄群慧先后致辞。
李剑阁表示,薛暮桥、孙冶方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反思性、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理论观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动,推动改革开放,为繁荣经济科学贡献力量。
黄群慧表示,作为中国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旨在传承和弘扬以孙冶方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敬畏规律、守护真理的学术精神,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学术立场,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品格。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学重任在肩。全国经济学人应积极探索,将老一辈经济学家开拓的经济科学研究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据了解,此次评奖对象是1979年至2019年12月底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评选范围包括:针对经济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立足学术前沿、具有鲜明创新特点、使用规范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特别鼓励能够有效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与独特经验的研究成果。最终评选出3部著作、4篇论文。
获奖的3部著作分别为《中国经济增长展望: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蔡昉著)、《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张宇燕著)、《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刘守英著)。获奖的4篇论文分别为:《政府与法治》(钱颖一,发表于2003年第5辑《比较》)、《中国和印度的资源错配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谢长泰、彼得·克雷诺,发表于2009年11月《经济学季刊》)、《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王直、魏尚进、祝坤福,发表于2015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国家的资本结构》(帕特里克·博尔顿、黄海洲,发表于2018年2月《金融评论》)。
颁奖仪式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共无锡市委、市政府提供支持。
楼主最近发布
大家都在看
版权所有 © 2022 河北墨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00141Z